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狼子野心》是一篇经典的故事,它出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向我们揭示了人性与动物本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原文如下: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彼时主人方悟犬之义也。狼则负痛遁去,而不敢复来。此事亦足警世。
题目:
1. 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 杂畜(饲养)
- 稍长(渐渐长大)
- 嚼其喉(咬)
- 伪睡以俟(假装睡觉等待)
2. 请翻译下面句子。
“竟忘其为狼。”
意思是: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通过讲述富人养狼却最终被狼背叛的经历,警示人们不要轻信恶人的伪装,要时刻保持警惕。同时也赞扬了狗忠诚勇敢的精神。
解析: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狼的狡诈与狗的忠诚,突出了正直与邪恶之间的对立。狼虽然暂时隐藏了自己的本性,但最终还是暴露了它的野心;而狗则始终忠于主人,保护主人的安全。这个故事寓意深刻,提醒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不可盲目信任,更不能忽视潜在的危险。
总结:
《狼子野心》不仅是一则寓言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小品文。它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学会辨别善恶,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