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你问我答 >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及出处

2025-06-26 02:12:50

问题描述: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及出处,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6 02:12:50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不仅在思想上影响深远,在语言表达上也为中国文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成语。虽然“论语十二章”并非《论语》原文的固定篇名,但通常指代的是被广泛选入教材、具有代表性的十二则语录。这些语录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智慧,其中不少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或俗语。

本文将梳理《论语》十二章中出现的常见成语及其出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一、温故而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复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成语延伸:温故知新

说明:这一成语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不断回顾与反思的重要性,是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释义: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成语延伸:学思结合

说明:这句话揭示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成语延伸:实事求是

说明:此句强调了诚实面对知识的态度,体现了孔子对求真精神的重视。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释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成语延伸:三人行,必有我师

说明:这句成语鼓励人们虚心学习、善于观察和借鉴他人的长处。

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见到有德之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反省自身是否有类似的缺点。

成语延伸:见贤思齐

说明:这句话强调了自我修养与道德提升的重要性,是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体现。

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释义: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成语延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明:这是儒家“仁”的核心体现之一,也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道德准则。

七、克己复礼为仁

出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释义: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这就是仁。

成语延伸:克己奉公

说明: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个人以集体利益为重,体现了儒家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八、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出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子路》)

释义:君子能与人和睦相处,但不会盲目附和;能团结众人,但不会勾结私利。

成语延伸:和而不同

说明:这句话强调了人际关系中应有的包容与原则,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处世哲学。

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有志之士和仁德之人,不会为了保全性命而损害仁德,宁愿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

成语延伸:杀身成仁

说明: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

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处: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释义:工匠想要做好工作,必须先让工具锋利。

成语延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说明:该成语强调准备与基础的重要性,适用于各行各业。

十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释义: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成语延伸:乐在其中

说明:这句话表达了对学问、事业的热爱与投入,是激励学习与工作的良言。

十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释义:不到学生努力思考却仍然困惑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时候,不去引导他。

成语延伸:启发诱导

说明: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强调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

结语

《论语》十二章虽非正式篇目,但其内容精辟,语言凝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其中的许多语句早已成为汉语中的常用成语,不仅在古代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通过了解这些成语的出处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