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的全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全诗为: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1839年(己亥年)辞官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以及一种虽身处逆境仍不改初心的情怀。
一、诗歌背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龚自珍(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
出处 | 《己亥杂诗》之一 |
创作时间 | 1839年(己亥年) |
背景 | 诗人辞官南归,感慨时局动荡,抒发内心情感 |
主题 | 离愁别绪、报国无门、奉献精神、生命轮回 |
二、诗句解析
句子 | 解析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描写诗人离开京城时,心中充满离愁别绪,太阳西斜,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诗人挥动马鞭向东而去,仿佛进入天涯海角,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漂泊之感。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比喻自己虽被贬谪,但并非毫无作为,而是依然心系国家与人民。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表达即使自己像落花一样凋零,也要化为春泥,滋养新花,象征无私奉献的精神。 |
三、诗歌意义与影响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龚自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一种回应。他通过“落红”的意象,表达了即使身处低谷,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这种精神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不计得失的典范。
四、总结
《落红不是无情物》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龚自珍的爱国情怀与坚韧意志。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精神,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项目 | 内容 |
诗歌类型 | 七言绝句 |
核心意象 | 落红、春泥、护花 |
情感基调 | 悲壮中带有希望 |
文学价值 | 抒情与哲理并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
当代意义 | 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信念,贡献力量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历史背景或艺术特色,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