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详成语意思】“耳熟能详”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事物非常熟悉,甚至能够脱口而出。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用在写作和演讲中,用来强调对某事的了解程度。下面将对“耳熟能详”的含义、来源及使用场景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成语释义
成语:耳熟能详
拼音: ěr shú néng xiáng
字面意思: 耳朵听多了,就能详细地讲出来。
引申意义: 形容对某件事情非常熟悉,知道得很清楚,甚至能详细讲述。
二、成语出处
“耳熟能详”最早见于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卷七》:“人之好恶,不一而足,然其言之可听,行之可法者,虽未尝亲见,亦耳熟能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对于那些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事物,即使没有亲眼见过,也会因为听得多而非常熟悉。
三、常见用法
- 形容知识或信息的熟悉度:
例句:这些历史事件我耳熟能详,几乎不用查阅资料。
- 用于描述文化作品或人物:
例句:这首诗在中国几乎是耳熟能详的,几乎人人都会背诵。
- 用于表达对某种现象的熟悉感:
例句:他对这个行业的运作方式早已耳熟能详。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熟知、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
反义词 | 一无所知、茫然无知、生疏 |
五、使用注意
1. “耳熟能详”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2. 一般用于描述对某一内容的熟悉程度,而非对人的熟悉。
3. 不宜用于描述对人的性格、外貌等的熟悉,应使用“耳闻目睹”或“熟知”等词语。
六、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耳熟能详 |
拼音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字面意思 | 耳朵听多了,就能详细讲出来 |
引申意义 | 对某事非常熟悉,能详细讲述 |
出处 |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 |
常见用法 | 描述知识、文化、现象的熟悉度 |
近义词 | 熟知、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
反义词 | 一无所知、茫然无知、生疏 |
注意事项 | 多用于书面语,不宜用于描述对人的熟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耳熟能详”不仅是一个常用成语,更是一种表达熟悉程度的有效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掌握其准确含义和适用范围,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