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行政区划代码】全国行政区划代码是用于标识中国各级行政区域的一种标准化编码系统,它在统计、管理、信息交换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该代码由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共同制定并维护,确保了全国范围内行政区划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行政区划代码通常为6位数字,前两位代表省级行政区(如北京市为11,广东省为44),中间两位表示地级市或地区(如广州市为4401),后两位则表示县级行政区(如广州市天河区为440106)。这种结构使得每个行政区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便于数据的分类与处理。
以下为部分省市的行政区划代码示例:
省级行政区 | 地级行政区 | 县级行政区 | 代码 |
北京市 | 北京市 | 东城区 | 110101 |
北京市 | 北京市 | 西城区 | 110102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天河区 | 440106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南山区 | 440305 |
上海市 | 上海市 | 黄浦区 | 310101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武侯区 | 510107 |
通过这些代码,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的行政区域,并在数据统计、地图绘制、人口管理等方面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行政区划代码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需求。
总之,全国行政区划代码不仅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各界获取准确地理信息的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