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什么意思】“李代桃僵”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乐府诗集·鸡鸣》中的“桃树有根,李树有根,李代桃僵,枝叶同根。”原意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枯死,比喻兄弟之间互相扶持、替人受过或替人承担风险。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在某种情况下,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或避免损失。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李代桃僵 |
拼音 | lǐ dài táo jiāng |
出处 | 《乐府诗集·鸡鸣》 |
原义 | 李树代替桃树而枯死,比喻兄弟情深或替人受过 |
引申义 | 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以避免损失或承担责任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替人分担责任、牺牲自己或转移问题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 |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1. 替人受过
- 他为了保护朋友,主动承认了错误,真是“李代桃僵”。
2. 承担责任
- 公司出了问题,经理选择自己承担责任,这种“李代桃僵”的做法值得敬佩。
3. 转移风险
-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公司决定用新项目代替旧项目,这是一种“李代桃僵”的策略。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替人受过、以身殉职、舍己为人 |
反义词 | 袖手旁观、推卸责任、临阵脱逃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工作场合 | 在团队出现问题时,领导主动承担责任,体现了“李代桃僵”的精神。 |
家庭关系 | 父母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机会,也是一种“李代桃僵”。 |
历史典故 | 古代君王常以臣子之名掩盖自己的失误,属于“李代桃僵”的行为。 |
五、总结
“李代桃僵”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体现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的表达方式。它既可以用来赞扬他人,也可以用来反思自身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