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是什么意思】“隔岸观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站在对岸看对岸的火势。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别人发生困难或冲突时,不加以干预,而是冷眼旁观,甚至坐等局势恶化以获取利益。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夫赵之于齐也,隔河而望,其势若邻;而今齐与赵为敌,若不救赵,则赵亡而齐亦危矣。”后来演变为“隔岸观火”,形容一种消极、冷漠的态度。
“隔岸观火”原意是站在对岸观看火势,后引申为在他人遭遇困境时,不主动帮助,反而在一旁观望,甚至希望事情变得更糟,以便自己从中获利。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缺乏责任感和道德感的表现。
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在危机中袖手旁观、不作为的人或组织。它强调了在面对问题时应采取积极态度,而不是置身事外。
表格说明:
词语 | 隔岸观火 |
拼音 | gé àn guān huǒ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二》 |
字面意思 | 站在对岸看火 |
引申义 | 冷眼旁观他人的困境,不加干预 |
使用场景 | 批评不作为、冷漠的行为 |
同义词 | 袖手旁观、坐视不理 |
反义词 | 积极介入、挺身而出 |
常见用法 | “他总是隔岸观火,从不主动帮忙。” |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了解了“隔岸观火”的含义,还掌握了它的出处、用法及相关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