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你问我答 >

浩然之气孟子原文翻译及注释

2025-10-05 13:52:57

问题描述:

浩然之气孟子原文翻译及注释,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13:52:57

浩然之气孟子原文翻译及注释】一、

“浩然之气”是《孟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出自《公孙丑上》篇。孟子通过与弟子公孙丑的对话,阐述了什么是“浩然之气”,以及如何培养这种气。他强调,“浩然之气”是一种正直、刚强、充满正义感的精神力量,是仁义道德的体现,需要通过长期的修养和实践来养成。

本文将对“浩然之气”的原文进行逐句翻译,并结合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现实意义。

二、原文、翻译与注释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注释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婴之功,可复许乎?”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执政,像管仲、晏婴那样的功业,可以再实现吗?” 公孙丑询问孟子是否能像管仲、晏婴一样建立功业。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味而不知音也。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味道,却不知道音乐。音乐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时,和谐地响起;接着,纯净、清晰、连贯地延续,最后完成。” 孟子用音乐比喻治理国家,强调内在的和谐与持续性。
“一曰‘志’,以理为志;二曰‘气’,以义为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一是‘志’,以理为志;二是‘气’,以义为气。志专一就会引发气,气专一也会引发志。现在那些跌倒的人、奔跑的人,是气的作用,反而影响了他们的内心。” 强调志与气的关系,志为主导,气为辅助,二者相辅相成。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所以说:“保持自己的志向,不使气躁动。” 孟子提出修养的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平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叫做真正的男子汉。 这是孟子对“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之一,强调人格的坚定与独立。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孟子自述自己注重内在修养,追求正直与正义。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它的气是极大极刚强的,只要用正直去培养而不加损害,就能充满天地之间。 描述“浩然之气”的性质和作用范围,强调其宏大与正直。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这是积聚义理所产生的,不是靠偶然的义举所能获得的。如果行为中有违背良心的地方,就会感到气馁。 强调“浩然之气”来源于长期的义行积累,而非一时的冲动。

三、总结

“浩然之气”不仅是孟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格修养的重要思想。它强调一个人应具备坚定的志向、正直的品格和无私的道德情操。这种精神力量不仅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践行。

通过以上原文、翻译与注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孟子的思想精髓,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修身立德的重要参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