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你问我答 >

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

2025-10-10 09:54:08

问题描述:

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0 09:54:08

鱼我所欲也原文和翻译】《鱼我所欲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一篇经典散文,出自《孟子·告子上》。文章通过“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引出“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强调了道德与生命之间的抉择,体现了儒家“重义轻生”的思想。

以下为原文与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鱼我所欲也》开篇提出一个简单的选择:“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两者不可兼得时,应“舍鱼而取熊掌”。由此引申到人生的更大抉择——在“生”与“义”之间,应当“舍生而取义”。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羞恶之心”,即对不义之事的厌恶感。这种内在的道德意识使人能够在生死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他指出,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而放弃道义,就失去了人性的本真。

文章语言简练,逻辑严密,用类比和对比的方式层层递进,最终揭示出“义”高于“生”的深刻哲理。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求生的事。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事情,所以灾祸也不必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保全性命的方法,怎么会不用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能够避免灾祸的事情,怎么会不做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因此,虽然可以活命,却有人不去做;虽然可以避祸,却有人不去做。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所以,有些东西比生命更珍贵,有些事情比死亡更可憎。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三、总结

《鱼我所欲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引申到人生的重大抉择,强调了“义”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孟子认为,人应该坚守道德原则,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也要坚持正义。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道德启示。

文章语言精炼,结构清晰,是学习古文与理解儒家伦理的重要篇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