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简介】《百家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记录常见姓氏的书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姓氏分布和历史演变。《百家姓》最早成书于北宋时期,由一位不知名的学者编纂,全书共收录了411个姓氏,后经多次修订,扩展至504个姓氏。虽然名字为“百家姓”,但实际上远不止一百个。
《百家姓》以四字一句的形式排列,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其内容虽无明显的历史或文学价值,但在民间教育、宗族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家姓》不仅是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的资料,也成为了解中华文明的一个窗口。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百家姓 |
| 成书时间 | 北宋时期(约公元10世纪) |
| 作者 | 不详(相传为宋代文人所编) |
| 收录姓氏数量 | 最初411个,后扩展至504个 |
| 内容形式 | 四字一句,按韵排列 |
| 主要功能 | 记录常见姓氏,用于教育与文化传承 |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代社会姓氏分布,是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 |
| 现代影响 | 仍是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的重要文献,广泛用于家族谱系研究与文化教育 |
《百家姓》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中国人了解自身姓氏来源的起点,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血缘、宗族和身份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尽管姓氏的使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但《百家姓》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