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陈太丘(即陈寔)与朋友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约定的时间,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便先行离开了。等他离开后,朋友才赶到。当时,陈太丘的儿子元方正好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了您很久,您还没有来,父亲已经离开了。”朋友听后大怒,说道:“真是个不守信用的人!”元方便反驳道:“您与我父亲约定了时间,但您却没有准时到达,这就是您失约;现在又在责怪别人,这岂不是更加不讲道理吗?”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想要下车拉住元方的手道歉,但元方却径直走进家门,不再理睬他。
注释
1. 陈太丘:即陈寔,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德行高尚著称。
2. 与友期:与朋友约定时间。期,约定的意思。
3. 正午:指中午十二点左右的时间段。
4. 失期:错过约定的时间。
5. 下车引之:指朋友从车上下来,想拉住元方的手。引,拉的意思。
6. 入门不顾:走进家门后不再回头看他一眼。顾,回头看的意思。
通过这篇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元方面对成人的无礼行为时,表现出了冷静与智慧。他不仅维护了父亲的尊严,也教育了那位失约的朋友,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教养和责任感。此外,文章还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信誉,同时尊重他人的时间。这种价值观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