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这句话出自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主人公杜丽娘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描绘了一幅繁花盛开、春意盎然的画面。这里的“姹紫嫣红”象征着青春的美好、生命的活力以及世间万物的生机勃勃。然而,“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则形成鲜明对比,将这美好的景象与破败的环境联系起来。“断井颓垣”不仅指实际中的废弃井台和倒塌墙壁,更象征着时光流逝、繁华不再,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整句话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杜丽娘内心的失落感伤。她感叹青春虽美,却难以长久留存;梦想虽好,却常被残酷现实所摧毁。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牡丹亭》通过这样一句台词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即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缺憾与不完美。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鼓励人们勇敢追求内心深处的愿望,即使面临困难也不轻言放弃。
总之,“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句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