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是法律第几条】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肖像权问题。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其面部形象、身体特征等具有识别性的形象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对肖像的使用权、禁止他人擅自使用等。那么,肖像权具体是法律哪一条规定的呢?
本文将从法律条文出发,结合相关案例和解释,对“肖像权是法律第几条”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肖像权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根据《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肖像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具体来说,肖像权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至第一千零二十条,其中:
-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明确自然人享有肖像权;
-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了未经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的情形;
- 第一千零二十条:对合理使用肖像的情形进行了限定。
此外,在《民法典》之外,《著作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也对肖像权的保护提供了补充性规定。
因此,虽然没有一个单独的“第几条”直接对应“肖像权”,但《民法典》第1018至1020条构成了肖像权的核心法律依据。
二、相关法律条文一览表
法律名称 | 条款编号 | 内容简要说明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 |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拍摄、窥视他人住宅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他人身体隐私部位,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一千零二十条 | 在特定情形下,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其肖像,如新闻报道、国家机关履行职责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 第十条 | 著作权包括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等,间接涉及肖像权的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第四十二条 | 对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可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三、结语
综上所述,肖像权并非单一法律条文的专属内容,而是由《民法典》中的多个条款共同构成。核心条款为《民法典》第1018至1020条,明确了肖像权的定义、使用限制及合理使用范围。
随着社会对个人权利意识的提升,了解并掌握肖像权的法律依据,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因侵权行为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如需进一步了解肖像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维权途径,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