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原文及翻译】《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属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歌谣,反映了劳动者在劳作中的艰辛与对不平等社会现象的不满。全诗通过描写砍伐檀木、制作车轮的过程,表达了对统治者不劳而获的批判和对劳动价值的肯定。
一、
《伐檀》是一首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它不仅描绘了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诗中反复出现“坎坎伐檀兮”的节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结构严谨,用词简练,体现了《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其中,“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等句子,直接表达了对剥削者的不满,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伐檀兮,伐檀兮,爰求柔焉? | 砍伐檀木啊,砍伐檀木啊,为何要寻找柔软的木材? |
舍旃舍旃,职劳不来。 | 放弃吧,放弃吧,劳苦却得不到回报。 |
未见君子,忧心如焚。 | 没有见到那位君子,心中焦急如火。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我内心悲伤,没人知道我的悲哀! |
伐檀兮,伐檀兮,爰求柔焉? | 砍伐檀木啊,砍伐檀木啊,为何要寻找柔软的木材? |
舍旃舍旃,职劳不来。 | 放弃吧,放弃吧,劳苦却得不到回报。 |
未见君子,忧心如焚。 | 没有见到那位君子,心中焦急如火。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我内心悲伤,没人知道我的悲哀! |
伐檀兮,伐檀兮,职劳不暇。 | 砍伐檀木啊,砍伐檀木啊,劳作不停歇。 |
朱芾斯安,弗思弗行。 | 红色的蔽膝安稳地披着,却不思不问。 |
宛其身矣,岂曰不贤? | 身体虽疲惫,难道说不是贤能吗? |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 不亲自参与,百姓怎能信任? |
三、总结
《伐檀》作为《诗经》中的一篇,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们对不公社会的控诉。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重复的节奏,诗人将劳动者的辛酸与无奈传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提醒人们关注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