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里面有哪些计】“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一部经典著作,源于《孙子兵法》的启发,集古代战争策略之大成。它不仅是军事上的智慧结晶,也广泛应用于政治、商业、生活等多个领域。那么,“三十六计里面有哪些计”呢?以下是对这三十六个计策的总结和归纳。
一、三十六计概述
三十六计共分为六类: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一类都对应不同的战略思想和实战应用。以下是完整的三十六计列表:
序号 | 计策名称 | 类别 |
1 | 胜战计 | 胜战计 |
2 | 围魏救赵 | 敌战计 |
3 | 借刀杀人 | 攻战计 |
4 | 以逸待劳 | 胜战计 |
5 | 乘火打劫 | 混战计 |
6 | 声东击西 | 攻战计 |
7 | 无中生有 | 攻战计 |
8 | 暗度陈仓 | 攻战计 |
9 | 笑里藏刀 | 敌战计 |
10 | 顺手牵羊 | 混战计 |
11 | 走为上计 | 败战计 |
12 | 空城计 | 胜战计 |
13 | 反间计 | 攻战计 |
14 | 苦肉计 | 攻战计 |
15 | 连环计 | 攻战计 |
16 | 趁火打劫 | 混战计 |
17 | 调虎离山 | 攻战计 |
18 | 欲擒故纵 | 攻战计 |
19 | 抛砖引玉 | 攻战计 |
20 | 借尸还魂 | 混战计 |
21 | 比较计 | 混战计 |
22 | 假道伐虢 | 攻战计 |
23 | 偷梁换柱 | 攻战计 |
24 | 指桑骂槐 | 攻战计 |
25 | 釜底抽薪 | 攻战计 |
26 | 浑水摸鱼 | 混战计 |
27 | 忽略计 | 败战计 |
28 | 落井下石 | 混战计 |
29 | 走投无路 | 败战计 |
30 | 败战计 | 败战计 |
31 | 金蝉脱壳 | 败战计 |
32 | 鸿门宴 | 胜战计 |
33 |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攻战计 |
34 | 三十六计走为上 | 败战计 |
35 | 拖刀计 | 攻战计 |
36 | 以退为进 | 胜战计 |
二、三十六计的分类与含义
1. 胜战计(5计)
包括“以逸待劳”、“空城计”、“声东击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退为进”,强调在优势状态下如何巩固胜利。
2. 敌战计(5计)
如“围魏救赵”、“笑里藏刀”、“借刀杀人”等,适用于与强敌对峙时的策略。
3. 攻战计(12计)
是最常用的一类,如“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调虎离山”等,多用于主动进攻或破坏对方。
4. 混战计(6计)
如“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借尸还魂”等,适用于混乱局势下的灵活应对。
5. 并战计(2计)
“假道伐虢”、“抛砖引玉”,强调利用对手的资源或心理弱点。
6. 败战计(8计)
如“走为上计”、“金蝉脱壳”、“败战计”等,是失败时的保全之策。
三、总结
三十六计不仅是一套战术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智取”而非“力斗”,讲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无论是战场还是日常生活,掌握这些计策都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通过了解“三十六计里面有哪些计”,我们不仅能学习到古代智慧,还能将这些策略运用到现代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