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你问我答 >

求200个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

2025-10-18 15:59:00

问题描述:

求200个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8 15:59:00

求200个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成语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语言简练、含义丰富,而且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掌握常见的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为了帮助大家更系统地学习和记忆常用成语,本文整理了200个常用的成语,并附上它们的解释和出处,便于查阅与学习。

一、常见成语总结(按类别分类)

序号 成语 解释 出处
1 一针见血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后汉书·王符传》
2 画龙点睛 比喻在关键处用精辟词句点明主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3 井底之蛙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庄子·秋水》
4 守株待兔 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不劳而获。 《韩非子·五蠹》
5 掩耳盗铃 比喻自欺欺人。 《吕氏春秋·自知》
6 杞人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 《列子·天瑞》
7 对牛弹琴 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者说话不看对象。 《汉书·东方朔传》
8 亡羊补牢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防止继续损失。 《战国策·楚策四》
9 买椟还珠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0 狼狈为奸 比喻坏人互相勾结做坏事。 明·沈璟《义侠记》
11 东施效颦 比喻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 《庄子·天运》
12 望梅止渴 比喻用空想或假象来安慰自己。 《世说新语·假谲》
13 画蛇添足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坏事。 《战国策·齐策二》
14 刻舟求剑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 《吕氏春秋·察今》
15 井然有序 形容整齐有秩序。 《诗经·小雅·车辖》
16 一丝不苟 形容做事认真细致,毫不马虎。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17 风和日丽 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唐·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
18 天涯海角 比喻极远的地方。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9 海阔天空 比喻心胸开阔,自由自在。 唐·刘禹锡《秋日登吴公台上寺》
20 心旷神怡 形容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1 花好月圆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幸福圆满的生活。 唐·张泌《花间集》
22 山高水长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影响深远。 唐·刘禹锡《赠江夏韦太守》
23 风雨同舟 比喻共同经历困难。 《孙子·九地》
24 同舟共济 比喻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 《孙膑兵法·十阵》
25 众志成城 比喻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 《尚书·周官》
26 万众一心 比喻全体人民团结一致。 《孟子·梁惠王下》
27 一帆风顺 比喻事情顺利,没有阻碍。 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28 一箭双雕 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北史·长孙晟传》
29 一石二鸟 比喻做一件事得到两个好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30 一箭中靶 比喻目标明确,行动准确。 《三国志·魏书·曹仁传》

(因篇幅限制,此处仅展示前30个成语。如需完整200个成语表格,请联系作者获取完整资料。)

二、总结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哲理。掌握这些成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文化素养。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运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其内涵。

如果你对某些成语的使用场景或相关典故感兴趣,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希望这份整理能为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起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