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成语意思解释】“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消极,只求暂时应付过去,不作长远打算。这个成语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适用场景。
一、成语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得过且过 |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 释义 | 指人在面对困难或问题时,采取一种敷衍了事、勉强维持现状的态度,只求暂时度过难关,不思进取或改进。 |
| 出处 | 《红楼梦》:“这便是得过且过的念头。”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或处世方式,带有贬义。 |
| 近义词 | 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敷衍了事 |
| 反义词 | 积极进取、奋发图强、迎难而上 |
二、详细解释
“得过且过”字面意思是“能够过得去就暂且过下去”,强调的是一种被动应对、不求进步的心态。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于一些对生活缺乏目标、对未来没有规划的人身上。他们可能因为害怕失败、压力过大或缺乏动力,而选择不主动改变现状。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得过且过”往往与个体的“习得性无助”有关。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利环境中,反复尝试未果后,可能会逐渐放弃努力,形成一种“反正也改变不了”的心理状态。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工作环境 | 他工作态度懒散,总是得过且过,久而久之被领导批评。 |
| 学习态度 | 考试临近,他却得过且过,结果成绩一塌糊涂。 |
| 生活态度 | 父母教育孩子要积极向上,不要得过且过。 |
四、注意事项
1. 情感色彩:该成语多用于批评他人,语气较为负面,使用时需注意场合。
2. 适用对象:适用于描述人对生活的态度或行为方式,而非具体事件本身。
3. 语境搭配:常与“态度”、“生活”、“工作”等词搭配使用。
五、结语
“得过且过”虽是日常常用成语,但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心理状态。虽然适度的“得过且过”可能是暂时的休息或调整,但如果长期如此,便可能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警惕这种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断追求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