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穗是什么意思】“拨穗”是近年来在高校毕业典礼中常见的一种仪式,尤其在本科和研究生毕业时,导师为学生拨动帽檐上的流苏,象征着从学生身份正式转变为社会人。这一仪式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承载着对毕业生的祝福与期望。
以下是对“拨穗”含义的总结与解析:
一、拨穗的定义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拨穗 |
| 含义 | 导师为毕业生拨动帽檐上的流苏,象征学业完成、走向社会 |
| 起源 | 起源于西方大学的学位授予仪式,后被中国高校借鉴并本土化 |
| 时间 | 多见于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典礼 |
| 参与者 | 毕业生、导师、校方代表 |
二、拨穗的意义
1. 象征意义
拨穗代表学生完成了学业,即将步入社会,开启人生新阶段。
2. 情感表达
导师通过这一动作,表达对学生的认可与鼓励,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3. 文化传承
拨穗仪式体现了教育传统与文化的延续,增强了毕业典礼的庄重感与仪式感。
三、拨穗的流程
| 步骤 | 内容 |
| 1 | 毕业生穿戴学士服、硕士服或博士服 |
| 2 | 在毕业典礼现场,按顺序接受拨穗 |
| 3 | 导师手持流苏,轻轻拨动毕业生帽檐上的穗子 |
| 4 | 完成拨穗后,毕业生可拍照留念,标志着正式毕业 |
四、拨穗的注意事项
- 礼仪规范:拨穗动作应轻柔、庄重,避免随意摆动。
- 时间安排:通常在毕业典礼的最后环节进行,作为仪式的高潮部分。
- 服装要求:需按照学校规定穿着统一的学位服,以体现仪式感。
五、总结
“拨穗”不仅是毕业典礼中的一个仪式,更是对毕业生人生阶段转变的一种象征。它承载着导师的期望、学校的祝福以及学生自身的成长历程。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仪式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拨穗”虽然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不容忽视。它是大学生活中一段珍贵的记忆,也是毕业生迈向未来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