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恶劳什么意思】“好逸恶劳”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安逸、懒惰,厌恶劳动。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不愿付出努力的人。
一、成语释义
- 好逸:喜欢安逸的生活。
- 恶劳:厌恶劳动,不愿意吃苦。
合起来,“好逸恶劳”就是指一个人贪图安逸,不喜欢劳动,缺乏奋斗精神。
二、成语来源
“好逸恶劳”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人之性也,好逸恶劳。”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喜欢安逸,讨厌劳动。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特征。
三、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使用场景 | 说明 |
| 批评他人 | 如“他整天好吃懒做,真是好逸恶劳。” |
| 自我反思 | 如“我最近太好逸恶劳了,应该多努力。” |
| 教育子女 | 如“要教育孩子勤劳刻苦,不要好逸恶劳。”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懒惰成性、不思进取、好吃懒做 |
| 反义词 |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
五、实际应用举例
1. 工作场合
“小李总是找借口逃避任务,同事们都觉得他好逸恶劳。”
2. 家庭教育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避免他们长大后好逸恶劳。”
3. 社会评论
“一些年轻人沉迷享乐,不愿奋斗,这种现象值得警惕,不能让他们好逸恶劳。”
六、总结
“好逸恶劳”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图安逸、不愿劳动的性格或行为。它提醒人们要勤奋努力,积极进取,避免陷入懒惰和空虚的生活状态。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竞争和压力,保持勤奋和自律尤为重要。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好逸恶劳 |
| 含义 | 喜欢安逸,厌恶劳动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用法 | 批评、自省、教育 |
| 近义词 | 懒惰成性、好吃懒做 |
| 反义词 |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 |
| 应用场景 | 工作、家庭、社会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