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原创
在鲁迅的散文集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充满温情与回忆的文章。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一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深切怀念。
文章开头,鲁迅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阿长”这个人物。她是一个普通的保姆,名字并不显赫,也没有特别的文化背景,但她却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长性格直爽、爱说闲话,甚至有些迷信,但在她的身上,也体现出了一个普通劳动者朴实、善良的品质。
文章的重点在于“山海经”。这部书是古代的一部奇书,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奇异的生物。对于年幼的鲁迅来说,这本书是他心中最向往的读物之一。然而,由于家境贫寒,他一直无法得到这本书。直到有一天,阿长从乡下回来,竟然为他买来了这本梦寐以求的书。这一举动让鲁迅感到非常惊讶和感动,也让他对阿长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并没有过多地渲染情感,而是通过一件小事来表达对阿长的感激之情。他写道:“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他当时激动的心情。从那以后,阿长在他心中不再是那个爱唠叨、有点粗俗的保姆,而是一位真正关心他的亲人。
《阿长与〈山海经〉》不仅仅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鲁迅通过对阿长的描写,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与怀念,也体现了他对童年时光的无限眷恋。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它告诉我们,在平凡的人身上,也可能蕴藏着不平凡的温暖与力量。